?前面幾講,我們分享了四種往品牌容器中注入品類價值的方法,除了能注入品類價值,還可以注入信任價值、情感價值、品位價值。它們都能影響消費者決策,但是作用方式完全不同。
一、信任價值,往品牌容器里注入“品質”價值。——也就是我的質量是最好的。
海爾,的“品牌容器”里,滿滿的都是品質價值。
二、情感價值
(一)品牌的信任價值正在被互聯網時代帶來的“信息對稱”不斷稀釋
我舉個例子。“我們已經成立20年了”,這句話試圖建立的,以品牌為容器的“信任價值”,正在被互聯網時代,不斷稀釋。
我想買一臺冰箱。但這個市場魚龍混雜,怎么選?算了,就買海爾吧。雖然比那些雜牌子貴500塊,但肯定不會買錯。這500塊,我們稱之為“品牌溢價”。你為什么愿意多付500塊?因為信任。
但是今天有了互聯網。一個沒有牌子,和海爾一樣品質,但便宜500塊的冰箱,可以在網上賣。買的人覺得不錯啊,就會留下好評,好評會激勵購買,購買再留下好評。好和不好的信息一旦對稱了,用戶就可以依靠“口碑”來獲得信任,而不再那么依賴品牌了。
(二)那品牌就沒價值了嗎?當然不是
品牌的信任價值雖然不斷稀釋,但是情感價值,將會日益重要。
你為什么買耐克?因為我“Just Do It”
你為什么買美特斯邦威?因為我“不走尋常路”。
為什么買小米?因為我“為發燒而生”。
講好一個故事,激發消費者強烈的情感,再把這股情感引向品牌和產品,可能將是未來所有企業家的必修課。那怎么建立情感價值呢?講“品牌故事”。
歷史悠久的,講歷史故事;
如果你的品牌有悠久的、獨特的歷史,那么恭喜你,這是你講品牌故事最重要的素材來源。
在美國有個叫尊本伯特的藥劑師,研制一種治頭疼、頭暈的糖漿時,他的店員不小心把蘇打水當做了白開水,沒想到調制出來后味道居然很不錯。尊本伯特基于這種冒泡糖漿,又做了很多試驗,終于配制出一種口感很好的飲料,100年暢銷不衰。這就是聞名世界的可口可樂。
這就是歷史故事。讓你聽完之后覺得:能喝到可口可樂,簡直是太幸運了。
產品獨特的,講產品故事;
如果你的產品確實非常獨特,可以好好講講產品故事。
有一款打火機,曾被魚吞到肚子里,居然還能用;這款打火機,曾在越南戰場上,為一位叫安東尼的戰士,擋住子彈救了性命;這款打火機,火焰曾被當作求救信號,幫人荒野求生;這款打火機,甚至曾被用來煮熟了一鍋粥。這款幾乎無所不能的打火機,就是Zippo。
這就是產品故事。讓你聽完之后覺得:不帶一個Zippo打火機出門,太不讓人放心了。
如果都沒有,就講個呼應消費者情緒的故事。
如果我的公司沒悠久歷史,產品也沒那么出眾呢?那就講個呼應消費者“情緒”的故事吧。
很多人剛過40歲,就開始捧著保溫杯擔心中年危機了。可是昔日煙王褚時健,71歲鋃鐺入獄,75歲出獄從零開始,包下2400畝的荒地種橙子,而這些橙子,6年之后才能掛果,那年他81歲。太勵志了。
這就是情緒故事。讓你聽完之后覺得:我吃的不是褚橙,我吃的是“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
作為一個旅行社,
你可以講個“歷史故事”,
這20年你幫助多少人實現了“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夢想;
你也可以講一個“產品故事”,
我們的路線是多么的特別,為什么別人都是在“旅游”,而我們是“旅行”;
你還可以講一個“情緒故事”,
我受夠了每天來回兩點一線,受夠了日復一日沒有變化,我就想任性地生活在別人的生活里,哪怕一天。

三、往品牌容器里注入“品位”價值。——也就是我比別人~更顯得你有檔次
品位價值比較感性。有些人特別喜歡一個品牌是因為它的品牌故事
比如Chanel創始人香奈兒女士的才華、名利、戀情和女權思想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
也有人喜歡的是品牌背后的設計模式,
比如說LV包包經典耐看的圖案,GUCCI時裝的性感奢華;
還有人喜歡品牌帶來的同伴認可
比如戴上萬國手表讓朋友們覺得他很有品位。
品位價值,甚至產生了“#凡勃倫效應”,不買最好,只買最貴。——END——
青島優爾品牌策劃公司
專業的品牌策劃設計公司
為品牌提供原理級解決方案
清晰的消費者認知版權
如需要,請撥打
133 0642 9978(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