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的文案背后一定有一個很牛逼的洞察!
洞察,這個詞很巧妙,就像讀心術一般,發現消費者心底秘密,只有能碰到消費者的G點才算贏,才能讓人陷入思考。
那么如何寫出洞察犀利的文案呢?很多書中會寫到:做消費者調研。當然調研是很重的一方面,但做了調研我們就一定能寫出打動消費者的文案嗎?答案是未必。就像我們很了解自己的父母,但如果我們考試得20分,父母還是會照樣K我們的。
那么接下來試著用這六種方法去洞察消費者,看看是否能寫出走心的文案:
1.用“營銷人認為消費者錯誤”的思維去思考
現在社會多元化,消費者有各種各樣的想法,營銷人應該放下偏見,充分尊重。就算顧客喜歡臭豆腐味的牙膏,你也要理解他。這樣,消費者會覺得你和他是在同一條戰線上,情感訴求才能成功。
2.描述發燒友的神奇舉動
無論是什么產品,總會有一群發燒友吧,他們非同尋常的癡迷,也非同尋常的專業。營銷人可以描述他們的特質,打動發燒友,繼而通過這群意見領袖去影響小白客戶。
3.把消費者的需要轉換成一種恐懼
臺灣90年代鋼琴培訓學校曾有這樣一條廣告語:學鋼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家長或許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去學鋼琴,但肯定不會讓自己的孩子變壞。
人類是一種非常害怕失去的動物。我們可以把這種心理運用在營銷中。我們不會說購買我們的產品會有多好,但我們會告訴你不買你會難過的。
4.與消費者合作共謀
是指雙方做一件只有你們兩個才理解的事情,其他人都不懂。就像我們會為了吃或者玩便宜去辦一張家的學生證,請女孩去吃飯,會告訴她要假裝是學生,于是接下來你們會討論問物理、化學之類的問題,以便別人更加信服你,所以與顧客共謀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洞察,不一定要把顧客心里的話說出來,有時你要幫他藏著。
5.說出消費者難以啟齒的痛苦
為什么好多女生覺得自己很丑,那是因為這個世界一直在售賣美麗,無論化妝品點代言人的皮膚還是整形醫院的廣告主角的雙眼皮都比自己的要好看,他們就是要賣你的痛點,為你增加壓力,刺激你你不斷去變美,變的好看。
6.說消費者最不愛聽的話
通常我們最不愛聽的就是父母的嘮叨,就像阿迪達斯“太不巧”廣告片,他們說:“太粉了、太粗放、太浮夸、太假、太快、太呆、太娘......”對于年輕人老說,最受不了的就是這些話從自以為是的長輩口中說出,一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世故。但恰恰廣告深受年輕人的喜歡,雖然廣告語是年輕人最不愛聽的,但廣告整體表達的中心思想卻深受年輕人的贊同。
從以上六點出發,多方位去洞察消費者的心理,走心的文案自然水到渠成!
——END——
青島優爾品牌策劃公司
專業的品牌策劃設計公司
為品牌提供原理級解決方案
清晰的消費者認知版權
如需要,請撥打
133 0642 9978(同微信)